畫筆記錄了張萬傳一生的創作 - 魚、裸女、風景、自畫像、靜物
愛吃魚的張萬傳老師,在平日三餐食魚之外也鍾愛以魚做為其繪畫的主題,一生創作了數量不少的魚畫作品。張萬傳老師一有機會便是畫魚,他所展現的大多是一種即興的寫意式趣味,用炭筆、鉛筆、水彩、油畫、粉彩、蠟筆等等,以速寫的形式或是正式繪畫的形式表現出各種不同的魚類,即興繪寫出魚的鮮活的生命形象。
張萬傳老師的人物畫在於跳脫大家習以為的审美意識型態,提供欣賞者一種觀看物象的新視野。他意圖展現出面對日常所見到的人物的新穎趣味、在於一種感情的即興呈現。其筆下的裸女不強調寫實,也不在表現女體的性感或撫媚,而是著重人體形狀的捕捉及整體氛圍,以及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整體線條流暢優美,巧妙的掌握了人體的瞬間動感。
張萬傳老師的風景畫彰顯出西方野獸派對他藝術創作的深刻影響,構圖簡約,筆觸粗獷而奔放,用色鮮豔而大膽,色調層次交融而又變化多端,整體給人一種用筆豪放,色彩繽紛而又豐富的多重視覺感受。在粗放、迅速而稚拙的筆觸之中,激盪出一種協調的感覺,而在模糊的輪廓與物象交融所形成的流動感覺之外,也給人一種深沈而厚重的趣味,同時又給人一種豐富而又帶有細膩變化的視覺饗宴。
張萬傳老師應是創作最多自畫像的台籍畫家,他應用不同媒材形塑不同時期的容顏,越到晚年風格越趨強烈,畫像的「像」與否,已不是作者所在乎的。白髮、白眉、白鬚、白襯衫等等,在黑色主調中,顯得獨具風貌和特殊性,加上豪邁的筆觸,更強化了張萬傳老師的繪畫特徵。
張萬傳老師所展現的靜物繪畫承繼著西方二十世紀初期野獸主義與表現主義的精神,他不做細膩、精而寫實的描繪,而是以模糊的輪廓,鮮明而對比的色彩以及粗獷的筆觸做為表現的主軸,除了表現畫家對於物象的感覺,也表現出畫家藉由安靜的物件彰顯其內在的情感與獨特的個性,木訥、陽剛與堅毅的個性,使得其靜物繪畫往往映照出一種樸實、粗拙、敦厚與雄渾的趣味。